最近更新

认证繁多 轮胎出口企业花巨资买“通行证”

E-mail 打印 PDF

 

 

花巨资买“通行证”

在轮胎进口方面,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认证标准。轮胎进入海湾六国需进行“GCC”认证,在美国销售需通过“DOT”认证。此外,还有印度的“ISI”认证,巴西的“INMETRO”认证,印度尼西亚的"SNI"认证及欧盟的“ECE”认证等。

然而,据了解,随着轮胎出口市场的不断开拓,各种认证的费用让企业深受其累。上述负责人以今年11月初实施的欧盟轮胎标签法为例介绍说,自今年7月起,出口到欧盟的轮胎就要贴上标签了。标签要求显示轮胎的滚动阻力、湿滑路面抓着力及噪声等级。

针对上述三项数据的检测,大部分轮胎企业选择了法国的一家检测机构,检测费用是2万元/项,也就是说,每个型号轮胎三项数据的检测费用在6万元左右,如果是30个型号的轮胎出口欧盟,那可以计算出的检测费用就是180万元。

据介绍,虽然欧盟的这种认证费用较高,但是是终身制,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认证,同款轮胎需要每年或每两年做一次。这种情况下,认证费用之高就可想而知。

以该集团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每年用于各项认证、检测的费用,高达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国外认证更权威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某些认证需要企业在出口目的国制定的机构进行测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还有一些认证可由企业自行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检测。相对来说,算上时间、物流等成本后,选择国外机构进行检测认证的费用会更高。

当被问及为何该集团不选择国内的检测机构,来降低上述三项检测的费用时,这位负责人表示,欧盟会对其成员国的第三方轮胎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更加信任,日后一旦出口的产品出现什么问题,该检测报告将是很有力的证据。

据介绍,如果是国内同类机构出具的报告,不一定会被进口方采信,从而带来一系列麻烦。所以,有实力的企业宁肯多付出些费用,也一般会选择到国外进行检测和认证。

“门槛”越来越多

对轮胎企业来说,要进入一个市场进行销售,认证是第一个需要跨过的“门槛”。

从认证对象上来讲,主要分为企业认证和产品认证,如墨西哥的“NOM”认证是企业认证,欧盟的ECE117法规针对的是产品认证。据了解,企业认证一般相对简单,由进口国组织相关人员定期“验厂”即可;针对产品的认证相对较为严格,一般情况下,每个型号的轮胎都要进行测试,达到标准后方可在出口目的国销售。

You are here: 新闻资讯 认证繁多 轮胎出口企业花巨资买“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