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新闻资讯

锂电池运输安全标准UN 38.3简介

E-mail 打印 PDF

几乎所有的锂电池必须通过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UN 38.3的检测和认证,以确保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UN/DOT 38.3
《锂电池的运输检测》(第5版)于2009年颁布,并在2011年颁布了第一份增补件A1。该标准包含了八个部分:第T1~T5部分使用相同的样品,并且依次进行测试,所有的一次和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属于这部分内容;第T6~T8部分适用性较为有限。下面对UN 38.3标准各试验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 T1(试验1):高空模拟

这是模拟非增压飞机空间(货物区)在15000米高度的低压测试。在11.6kPa储存电池大于6小时后,应满足以下标准:无质量损失、泄露、通气、分离、破裂或起火,并且电压维持在试验前电压的10%以内。

  • T2(试验2):热试验

该试验包括从-40°C+75°C的极端温度变化。电池在-40°C温度下保存6小时(大型电池/电池组为12小时),然后在+75°C保存6小时(大型电池/电池组为12小时),总共进行10次循环。试验可以在一个单一的腔室或热冲击室进行,但应使用不超过30分钟的过渡。合格标准与T1相同。

  • T3(试验3):振动

该试验模拟了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测试是正弦扫描振动:在15分钟内7HZ - 200HZ - 7HZ12扫描(3小时);3个相互垂直的轴。合格标准与T1相同。

  • T4(试验4):冲击

该试验还模拟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试验是一个半正弦波脉冲:对于小型电池/电池组为150G/6ms;对于大型电池/电池组为50G/11ms;每个方向有3个脉冲;6个方向(+/-z, +/-x, +/-y)。合格标准与T1相同。

  • T5(试验5):外部短路

该试验模拟了电池或电池组端子的外部短路。在+55°C的温度下,对端子进行短路(< 0.1欧姆)。保持至少一个小时,然后样品温度恢复到+55+/-2°C。合格的标准是:外壳温度不超过+170°C,在试验6小时内无分离、破裂、或起火。保险丝、限流电路、通气机制激活是允许的。

  • T6(试验6):撞击

该试验只适用于一次和二次电池。对于直径大于20mm的圆柱形电池,它模拟对电池外壳的撞击。对于直径小于20mm的圆柱形电池以及所有其他类型的电池,它模拟对电池的挤压。通过的标准是:电池外壳温度不超过+170°C,并且试验6小时内没有分离或起火。

  • T7(试验7):过充电

该试验仅对于二次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它模拟了在可充电电池的过充电状态:2倍于制造商建议的充电电流24小时。电池应7天内没有监测到起火或分离。

  • T8(试验8):强制放电

该试验模拟了对于一次和二次电池的强制放电条件。合格标准同T7

对于每个38.3.2.2,若发生电池或电池组不符合一项或多项测试要求的情况,应在电池或电池组重新测试前采取纠正措施。部分重测是不允许的。

韩国公布电器安全标准修正提案

E-mail 打印 PDF

20131025,韩国公布电器安全标准修正提案和《电器安全控制法案》运作公告。
在控制中心带有防下沉的锚不可能淹没的情况下,K60335-2-74(便携浸入式加热器)将IPX法规从7级或更高级别简化到4级或更高级别。
K60335-2-23
(皮肤或毛发护理器具)要求使用热板固化或拉直头发的电气用具在该产品和说明书上带有警示标志。
K60335-2-32
(按摩器具)在注释
101中增加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座椅。

印度再次推迟电子产品强制性注册时间

E-mail 打印 PDF

 

201373日、103日延迟电子产品强制性注册法令实施时间后,2013930日,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对电子产品强制性注册正式生效的时间再次推迟至201413日。

印度产业制造商协会警告,如果强制注册法令按照原先法令规定的201343日的日期执行,受管制的电子类产品的供应将严重受阻,印度电子行业的损失将超过1000亿印度卢布。美国各大贸易贸易商也就该法令的正式生效时间向印度官方提出抗议。由于印度官方认可实验室的测试资源有限,其注册流程也未完全理顺,许多之前提交的注册申请仍未被BIS批复。

为了获得延期,制造商须提供任何印度或国际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及随附制造商的自我声明。在2013103日以前获得延期许可的制造商不用缴纳延期费用。在2013103日以后向印度BIS认可实验室递交申请材料的制造商须自产品递交测试的时间起按月征收延迟费用。

 

最后更新于: 2013-10-31 14:17

印尼拟定关于电信设备认证的法规草案

E-mail 打印 PDF

20131021,印度尼西亚公布通信与信息技术部关于电信设备认证的法规草案。该法规是电信设备认证的程序。
公布该法规的目的是:
-确保电信网络和信息的互联性、互操作性,以及安全性;
-避免电信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
保护消费者利益。

来自技术壁垒资源网(http://www.tbtmap.cn

页113 共131页

You are here: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