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玩具发出消费者警告,通报国瑞典3例、法国2例、捷克和德国各1例。据悉,被通报产品的主要不合格原因包括:玩具使用过程中可能缠绕儿童颈部;玩具部件易脱落后可能被儿童吞食,均存在窒息危险。
近年来,由于欧盟频频提高质量标准,我国出口玩具因设计缺陷被警告的事件时有发生。2013年我国共收到关于儿童用品通报760起,较2012年增长4.97%。欧盟通报的不合格玩具窒息风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绳索缠勒、吞咽吸入、阻塞口鼻内外部呼吸道三方面,涉及玩具、零部件和玩具外包装。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向企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机制,加强玩具监测预警,在生产过程中分析风险点,重点监控;二是玩具厂商应及时获取产品成分检测及标签方面最新信息,严格按照欧盟法规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三是转变玩具出口增长方式,及时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四是发展产业集群,降低玩具生产成本,打造从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等完整的配套产业链。
新闻资讯
出口玩具须注意欧盟安全标准
欧洲议会通过车辆噪音新标准
据ENS环境新闻服务网报道,为保护公众健康,欧洲议会日前通过了一项法规,将更加严格地限制欧盟区的车辆噪音。
虽然欧盟车辆数量增长迅猛,但针对车辆噪音的限制标准自1996年以来从未修订过。本次新法规主要针对小客车、厢式货车、公共汽车、轻型和中型卡车。规定要求新生产的车辆应标识其噪音水平,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则需加装提示声以警示行人。
欧洲环保局指出,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车辆噪音下会引起身体不适,对人体器官功能造成干扰,并导致心血管和其它方面的疾病激增。欧盟50%的城市人口都暴露在55分贝以上的车辆噪音之下。
新法规起草者、欧洲议会下属组织“欧洲保守改革者”成员米若斯拉夫·欧兹克依(MiroslavOuzk)表示,新法规既能保护欧洲公民的健康,同时也不会让欧洲的汽车工业失去竞争力。他说:“我很高兴这项提案在欧洲议会都得到了广泛支持。”
新标准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即2016年、2020年和2024年的7月1日。在第一阶段,新的引擎噪音标准将只适用于新型号的汽车;第二和第三阶段,噪音标准将逐步被调低,并分别于2022年和2026年覆盖所有新生产的汽车。在未来12年中,普通车型的噪音限制将从现在的74分贝逐步降低到68分贝,大排量车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1到9分贝,载重超过12吨的重型货车的噪音标准则将从81分贝降到79分贝。
新法规建议车商向消费者提供汽车噪音水平标识。类似的标识系统已经应用于燃油效率、轮胎噪音和碳排放量等科目上。
相比之下,过于安静的电力和混合动力车则可能会对行人和自行车造成威胁。因此,欧洲环保局要求制造厂商从2019年7月1日开始必须为新型号的混合电力汽车安装车辆声响警报系统。
俄罗斯发布三项技术法规草案
3月24日,俄罗斯向WTO提交了3项技术法规草案的通报。这3项技术法规草案分别涉及电能消耗设备、儿童游乐场设备、电工设备和无线电电子设备,旨在保障安全、更好地实现消费者保护和环境保护。
海关联盟关于“电能消耗设备能效要求”的技术法规草案(G/TBT/N/RUS/33)规定了电能消耗设备能效要求,旨在确保环境保护、能效和节约资源,防止在海关联盟内误导电能消耗设备消费者(使用者)的行为。
海关联盟关于“儿童游乐场设备安全”的技术法规草案(G/TBT/N/RUS/34)规定了以前未使用过的游乐场设备安全要求和地面安全要求,涉及设计、生产、安装、运营、运输、储存、处理及合格评定程序。
海关联盟关于“限制在电工设备和无线电电子设备中使用危险物质”的技术法规草案(G/TBT/N/RUS/35)规定了在电工设备和无线电电子设备中使用危险物质的限制要求。
关于这3项技术法规草案的评议和征求意见日期截止到2014年5月20日。
输欧汽车须增加噪音标注
近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欧盟逐步实行新的汽车降噪标准,并建议欧盟要求所有新车增加噪音标注。
草案要求,在未来的12年内,在欧盟销售的普通轿车,其噪音标准将从现在的74分贝逐步降到68分贝,12吨以上重型货车从81分贝降到79分贝。2016年7月1日开始的第一阶段只针对新型汽车,但从2020年开始,新标准适用于所有新生产的汽车,而已投放市场的老款汽车须降噪改造后才能继续生产销售。
标注噪音水平有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汽车性能。目前,欧盟已对汽车油耗、轮胎噪音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实施了标注制度。欧洲环境局的一项调查显示,欧盟国家一半左右城市居民所处环境的噪音超过55分贝,而这与汽车噪音密切相关。另有许多研究显示,噪音污染会使人感觉疲劳,并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特别在夜晚,如长期处在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人们患心血管疾病。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输欧汽车企业:尽快熟悉最新欧盟汽车降噪标准,改进生产加工工序,降低汽车噪音分贝,增添噪音标注,避免出口受阻。
输欧玩具谨防小零件酿成大损失
近几年来,我国玩具进出口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主要以代加工为主,大部分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局面,玩具的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全国出口玩具因小部件误食造成呛噎、窒息等原因引起的国外通报批次达85起,占全年玩具产品被通报数的42%,占比相对201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窒息风险成为玩具出口遇阻的最大问题。
近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欧盟玩具标准EN 71-1(物理和机械要求)的修订版本A3,并将于欧盟官方公报刊登后正式成为最严欧盟玩具指令2009/48/EC的协调标准。标准就玩具中纸板组成的零部件是否遵照小零件要求,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要求作了说明。标准指出,当纸板作为与其他组件共同构成的零部件时,且可以用25牛顿以下的力拆卸,就属于小零件,因其干燥时可咽下引起窒息风险,因此这种纸板小零件和弱连接小零件都是不允许的;而当纸板作为单一组件的零部件时,当孩子咀嚼、咬纸使纸板湿润时,不会造成重大的令人窒息风险,就排除在小零件之外。另外,该标准还对警告用语的可视性和易读性提供了一些良好实践指导。
随着各种新技术及创新玩具产品的出现,一个小小的玩具就有可能包含几十种甚至更多的零部件。玩具零部件的多样化与不同组成,造成了消费者对零部件构成的未知及不可预估性,相关企业在零部件归类问题上也产生了疑惑。
玩具向来是宁波主要出口拳头产品之一,近年来增长迅猛。2014年1-3月,宁波地区玩具出口共计7448批,出口货值达1.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98%和40.07%。庞大的玩具类产品构成的组件数量之多,种类之广,给企业在标准适用过程中带来了不少困难。
因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应提高对国外法规动态的关注度,主动与客户保持沟通,及时获悉相应标准及检测法规的变化。同时,企业应关注产品上的装饰部件、机械配件等小零件,尽可能避免儿童玩具产品上由于材料强度不够、牢度不够或本身含有等原因存在的各种可脱落可误食的小零件。此外,企业在小零件材料选用时,应经过严密的性能分析,做好内部风控管理,同时应对照国外权威法规的明确释义对零部件进行标准归类,避免零部件要求不达标造成产品出口障碍。
页96 共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