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新闻资讯

印度发布电子产品强制性注册法令豁免清单

E-mail 打印 PDF

201310月发布的公告指出,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门可以依据适当的理由,对涉及强制性注册法令的电子产品,以书面记录的方式确定豁免的产品范围和时间,对涉及电子产品强制性注册法令的特定产品类别和型号提出豁免。201481BIS发布公告,对多类设备予以豁免。以下为豁免清单:

1. 只能通过USB供电而没有其他供电方式的互动式白板;

2. 在制造过程中起制造或成型作用的3D打印机设备;

3. 作为生产设施由国外搬移至印度的产品,企业购买此类产品是在在强制性注册指令生效之前。这类豁免也适用于个人用户将设备带至印度。但如果,海关清关要求,也应符合其他机构的旧/翻新设备进口要求。

4. 安全设施产品、犯罪预防产品和战略部门使用的战略设备。对于此类设备,安全机构或执法机构应提供意向合同、购买合同或与供应商达成的合同协议。这些设备应符合军方标准或其他部门的相关标准。

日本工业标准近期制修订情况

E-mail 打印 PDF

2014 7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日本工业标准(JIS)进行了部分制修订,共制修订标准 15 项,包括4项制定及11 项修订。其中,下列 2 JIS 标准的修订值得注意。
1.修订先行型扶手脚手架”JIS 标准
施工现场坠落导致死亡的事故很多,其中,从脚手架坠落所占的比例最高。
因此,脚手架装配和拆卸时,对于顶层和所有工作层的地板,总是按照《扶手先行工法》来操作扶手和横杆装卸。
这次修订先行型扶手脚手架”JIS 标准,以从先行型扶手脚手架的外侧(非靠建筑物那侧)坠落为假设,对脚手架安全带设施追加了所需强度等有关的项目。
作为施工现场的预防坠落事故的脚手架之类设施,日方期望通过此次标准修订,进一步改善先行型扶手脚手架的性能。
2.修订指示图标记”JIS 标准
此次修订指示图标记”JIS 标准,包括了老弱病残者设施和座席的标记,以及为外国观光客等设置的请脱鞋标记等,共增加了 12 个项目。通过标记设计的标准化,日方期望老年人、残疾人等能够更加明确地判别图形标记。与此同时,日方期望通过针对外国观光客等的图形标记标准化,改善旅游体验,使观光客可以更加放心地在日本旅游。

日本再次修正电气用品技术基准省令的J标准

E-mail 打印 PDF

201441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品安全课出台《电气用品技术基准的省令解释》(20130605商局第3号)并修正了15项基准之后,为了迅速反映最新国际标准的技术动向,通过审查已经采用的日本JIS标准的最新版,2014730日,日本再次修正了《电气用品安全法》下采用IEC标准的技术基准(J标准)。
本次修正的技术基准共有9项:

  • 将已采用的已整合进IEC标准的暂定标准,改成新制定的JIS标准:1项基准;
  • 将已采用的JIS标准,改成整合进更新版IEC标准的JIS标准:6项基准;
  • 将未采用的已整合进IEC标准的的JIS标准,改为采用的标准:2项基准。

本规定的执行日期为2014101日。其中新旧版本标准的过渡期为3年,即从本规定执行之日起3年内,可以自行选择要采用更新前的JIS,或是要采用更新后的新标准。
下面列出了本次修正的9项标准,其中加兰显示的行表示将在3年后(2014930日)失效的旧版标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JIS标准 参考IEC标准

J60065(H26)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JIS C 6065:2013  IEC 60065:2001+A1:2005+A2:2010

J60065(H23)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JIS C 6065:2007+增补1(2009)   IEC 60065:2001+A1:2005   2017年9月3起失效

J60598-1(H26)照明器具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JIS C 8105-1:2010+增补1(2013) IEC 60598-1:2008

J60598-1(7-H23) 照明器具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JIS C 8105-1:2010  IEC 60598-1:2008

201793起失效

J60598-2-3(H14) 照明器具 第2-3部分:道路和街道照明器具的安全要求 JIS C 8105-2-3:2011 IEC 60598-2-3:2002+A1:2011

J60598-2-3(H26)照明器具 第2-3部分:道路和街道照明器具的安全要求 别纸119  IEC 60598-2-3:1993+A1:1997

201793起失效

J60598-2-11(H26) 照明器具 第2-11部分:观赏鱼用照明器具的安全要求 JIS C 8105-2-11:2013    IEC 60598-2-11:2005

J60598-2-24(H26) 照明器具 第2-24部分:表面温度限制的照明器具的安全要求 JIS C 8105-2-24:2013   IEC 60598-2-24:2013

J60670-1(H26)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电器附件安装盒和外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JIS C 8462-1:2012  IEC 60670-1:2011

J60974-6(H26) 弧焊设备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弧焊设备JIS C 9300-6:2013   IEC 60974-6:2010

J60974-6(H22) 弧焊设备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弧焊设备 JIS C 9300-6:2006  IEC 60974-6:2003

201793起失效

J61347-2-13(H26) 灯的控制装置 第2-13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JIS C 8147-2-13:2014   IEC 61347-2-13:2006

J61347-2-13(H21) 灯的控制装置 第2-13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JIS C 8147-2-13:2008   IEC 61347-2-13:2006

201793起失效

J61386-1(H26)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JIS C 8461-1:2012    IEC 61386-1:2008

我国首个ISO玩具标准正式发布

E-mail 打印 PDF

国家标准查询网:15日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经过5年的努力,首个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玩具标准ISO8124-6“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当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向全球发布。

该标准是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协调中国国内有关单位、专家组成中国国内起草组,并联合国际上有关国家专家组成ISO/TC181/WG6工作组共同完成。项目召集人是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副主任黄理纳。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一种能起到软化塑料作用的化学品,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清洁剂、润滑油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产品中。各种增塑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使用最广泛、性能最好也最廉价的增塑剂。但其中某些类别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已逐渐被证明是一种类雌性激素,会影响人体发育。

ISO8124-6出台前,许多国家已逐步对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进行限制,但增塑剂方面的国际标准却是空白。2009年初,中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际玩具标准化委员会(ISO/TC181)正式提出制定ISO增塑剂标准的中国提案。当年11月,美国纽约ISO/TC181年会通过了中国提案,并指定由中国牵头制定玩具该标准。

据介绍,ISO8124-6标准在涉及玩具的范围、限制玩具增塑剂种类、控制检测成本、保证检测精度并提高方法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玩具生产商和测试实验室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引。

广东检验检疫局专家指出,在玩具增塑剂方面按ISO8124-6标准制造的玩具有望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从而有助于减少玩具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并降低玩具安全认证成本。

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玩具都是被动地执行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ISO8124-6标准的制定和出台是中国在玩具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约70%的玩具在中国生产。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中国规模以上玩具生产企业有近6000家,玩具出口总额达到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8%

关注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

E-mail 打印 PDF

日本的技术标准与法规名目繁多,大约有10%的日本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尤其是在农业标准方面,往往要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当外国商品进入日本市场时,不仅要求其符合国际标准,还要求与日本的标准相吻合,这让一般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日本通过WTO向各成员发布TBT通报和SPS通报,严格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一、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概述

日本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与合格评定程序、绿色技术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以及近年来逐渐增多的蓝色贸易壁垒等。日本的技术标准与法规名目繁多,大约有10%的日本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尤其是在农业标准方面,往往要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当外国商品进入日本市场时,不仅要求其符合国际标准,还要求与日本的标准相吻合,这让一般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日本通过WTO向各成员发布TBT通报和SPS通报,严格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1.涵盖各个行业的技术法规

日本的技术法规名目繁多,涵盖纺织、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工业、农业、食品等各个行业。在每个行业中,又有数项法规从不同方面同时加以规范。以机械制造为例,就有《日本工业规格》(JIS)、《日本认证制度》、《劳动安全与健康法》、《电气用品取缔法》、《制品安全法》、《气瓶生产检验法》、《制品安全法》等同时监管。这些法律法规对很多商品的技术标准要求是强制性的,不论产品来自何地,均要在满足各种技术指标后,才能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

2.严密的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

除技术法规和标准外,日本还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程序对进口商品设置重重障碍。凡进入日本市场的商品,日本的进口部门均对其国内的生产、消费、需求领域作定向调查,并由商品流通业界作定性分析。而对某些产品,日本进口商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认证,或对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进行合格评定。

3.监管严厉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日本有关农产品的技术性措施体系自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逐步建立,涉及的范围广且要求严格。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因此日本逐渐成为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完善、监管措施最严厉的国家之一,其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主要有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于20037月设立, 主要职能包括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部门(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进行政策指导与监督,以及风险信息沟通与公开。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是日本法律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和食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

二、日本TBT通报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20022011年,日本共向WTO提交TBT通报343项,占比3.4%,居第七位。日本TBT通报文件的政策目标范围十分广泛,而且覆盖的产品种类也呈现不断扩大之势。在通报的产品标准与法规方面,日本以保护国民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名义,构筑了日本的市场准入门槛。

从日本提交TBT通报数量的年度变化情况来看,在2003年达到45项之后,2004年仅有22项,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降幅达51.1%。之后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直到2008年增至近年来通报的最高点,为53项,同比增幅为20.5%

WTO成员每年TBT通报数量的排名看,20022008年,日本一直保持在前七之内,并在2007年达到最高的第三位。从2009年开始,包括中国、巴西、巴林、以色列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的TBT通报数量出现激增,日本排名大幅下滑,2010年甚至降至第18位。从每年日本TBT通报数量的占比情况来看,也与排名情况类似,20022008年保持在3.4%5.6%,从2009年起逐渐低于3%2010年占比仅为1.8%(表1)。

2011WTO成员通报的TBT数量来看,中国仍排在首位,共90项,占当年WTO成员TBT通报总数(1214项)的7.4%;欧盟位列第二,65项,占比5.4%;美国位列第三,63项,占比5.2%;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并列第四,各59项,各占比4.9%2011年,日本向WTO提交的TBT通报为27项,在所有成员中列第16位,占比2.2%

1 20022011年日本提交TBT通报

年度排名及占比情况

比(%

2002                     5                        5.6

2003                     4                        5.6

2004                     7                        3.4

2005                     6                        3.5

2006                     6                        3.7

2007                     3                        4.2

2008                     5                        4.2

2009                     13                       2.3

2010                     18                       1.8

2011                     16                       2.2

2.通报产品的行业分布情况

20022011年,在日本向WTO提交的343TBT通报中,共有124项通报标明了所涉及产品的海关编码(HS码)。在本文中,依据HS码将日本TBT通报所涉及产品分为了7个行业:

农产品,包括HS编码为0124的产品,主要涉及动植物产品、食品、饮料等;

机械,包括HS编码为8485中的部分产品,主要涉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机械标准件、车船航空器、机动车辆等;

轻工,包括HS编码为41496470以及848594中的部分产品,主要涉及皮革、鞋帽、木及木制品、纸及纸制品、陶瓷、玻璃、家具、玩具、家电等;

化工,包括HS码为2840中的产品,涵盖化学原料、化学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医药等;

纺织品服装,包括HS码为5063的产品,即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电子信息,包括HS编码为8485中的部分产品,主要涉及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通信设备及其零部件、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

冶金,包括HS编码7283的产品。

20022011年日本共计343项的TBT通报所涉及的产品与HS码(1项通报可能涉及多个HS码的产品)相对应之后可以发现,涉及农产品的通报最多,共94项,占同期日本TBT通报总量的27.4%。其中,加工食品45项,占该类产品的47.9%;鲜活动植物产品28项,占该类产品的29.8%;果汁、饮料类产品共6项。

涉及化工产品的通报共90项,占比26.2%,数量位居第二。其中,在HS30项下(即药品)的产品就有43项,占该类产品的47.8%,占同期日本TBT通报总量的12.5%;含有石棉的化工产品共13项。

涉及机械行业的产品通报共60项,占比17.5%,数量位居第三。其中,在HS87项下(即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不包括铁道及电车道车辆)的产品有41项,占该类产品的68.3%,占日本TBT通报总量的12.0%

涉及轻工产品的通报共57项,占比16.6%。其中,仅家电产品就有32项,占该类产品的56.1%;儿童玩具7项,家具及其配件5项。

此外,涉及电子信息产品的TBT通报共27项,占比7.9%;纺织品服装共6项,占比1.7%;涉及冶金产品的通报4项,占比1.2%

3.通报的目的和理由分布

20022011年,在日本向WTO提交TBT通报的理由和目的(1项通报可能涉及多项理由)中,位居前三的分别是: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共计98项,占比28.6%;使用新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共67项,占比19.5%;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共41项,占比12.0%3项合计206项,占日本TBT通报总量的60.1%

4.通报所依据的条款

在日本343TBT通报中,仅依据《TBT协定》第2.9.2款的就达292项,占比85.1%;依据第5.6.2款的有8项,占比2.3%;同时依据第2.9.2款和第5.6.2款的共38项,占比11.1%;依据第2.10.1款的有2项;无依据的共3项。

三、日本SPS通报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20022011年,日本共向WTO提交SPS通报222项,占比2.0%,列第13位。从日本提交SPS通报数量的年度变化情况来看,一直维持在2030项之间,在2007年达到近年来通报的最高点,共27项;2003年和2006年为近年来通报的最低值,为21项。

WTO成员每年SPS通报数量的排名来看,2003年日本达到第9位的最高排名,其他年份都未进入前十。除2003年外,20022007年日本的排名一般保持在第13位以内。从2008年开始,随着巴西、秘鲁等发展中国家SPS通报数的持续攀升,日本的排名下滑至14位以下,并在2010年滑至近10年来最低的第16位。从每年日本SPS通报数量的占比情况来看,一直较为稳定,保持在1.6%2.6%之间。其中,2005年占比最大,为2.6%2011年占比最小,为1.6%(表2)。

2011WTO成员提交的SPS通报数量来看,美国排在首位,共231项,占当年WTO成员SPS通报总数(1388项)的16.6%;中国位列第二,169项,占比12.2%;加拿大位居第三,149项,占比10.7%;巴西列第四位,123项,占比8.9%;中国台湾列第五位,71项,占比5.1%2011年,日本向WTO提交SPS通报24项,在所有国家中排在第14位,占比1.6%

2.通报的目的和理由情况

WTO各成员在提交SPS通报时都要说明提交的原因或目的。目前,各成员提交SPS通报的原因主要有5种,即食品安全、植物保护、保护人类免受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动物健康和保护国家免受有害生物的其他危害。20022011年,在日本向WTO提交的222SPS通报中,以保护人类免受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为由或目的提交的通报168项(1项通报可能涉及多种原因),数量最多,占同期日本SPS通报总量的75.7%;以食品安全为由或目的提交的SPS通报151项,数量位列第二,占比68.0%;动物健康45项,位列第三,占比20.3%

2 20022011年日本提交SPS通报

年度排名及占比情况

比(%

2002                    13                       1.9

2003                    9                        2.4

2004                    10                       2.4

2005                    12                       2.6

2006                    13                       1.8

2007                    10                       2.3

2008                    14                       1.8

2009                    15                       2.2

2010                    16                       1.8

2011                    14                       1.6

来自技术壁垒资源网(http://www.tbtmap.cn

页85 共131页

You are here: 新闻资讯